胡双钱:工匠之手
上飞公司数控机加车间 数控机加车间高级技师 钳工组组长
胡双钱1980年进入上飞从事钳工工作以来,先后参与“运十”、麦道、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、C919大型客机项目。经他加工的零件尺寸大的近5米,小的比曲别针还小,所加工的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从未出现过一个次品。连续12年被公司评为“质量信得过岗位”,荣获“大国工匠”称号和全国道德模范、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。
王 伟:钣金之手
上飞公司钣金制造车间 钣金制造车间高级技师
钣金七组组长王伟2007年进入上飞从事ARJ21新支线飞机、C919大型客机、波音787系列、空客A320货舱门及民品项目钣金零件制造。怀揣航空报国梦,深耕钣金制造工艺,对加工要求几近“零公差”,经他手校形的C919大型客机铝锂合金蒙皮公差缩小到近标准公差的三分之一。荣获“大国工匠”称号和全国技术能手、中国商飞技术能手等荣誉。
周琦炜:线缆之手
上飞公司飞机总装车间 飞机总装车间高级工 导线班组组长
周琦炜2006年入职上飞后即长期从事ARJ21新支线飞机特设装配工作。在带领团队挑战C919大型客机EWIS(电气线路互联系统)线缆工作时,面对总长近100公里、错综复杂遍布机体的两万多根线缆,他提出如“顶控板简易工装”“插片式螺母和尼龙安装座的搭配”等改善提案,比原计划缩短一半以上安装时间,为首飞赢得时间。
孟见新:装配之手
上飞公司飞机部装车间 飞机部装车间高级技师 车间副主任
在上飞工作了37年,孟见新经历从“运十”到C919大型客机项目等一系列国产民机研制历程。放弃国外高薪聘请,在设备差、人才少、规范缺的条件下投身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,并在两大型号项目中带领职工吃住现场,攻克无数现场难关。他所参与的飞机大部件自动对接系统、装配孔埋头窝圆弧圆角压铆技术、特殊区域用铆钉墩头成形复合顶铁等技术创新在实践中广为应用。
赵浙卫:工装之手
上飞公司工艺装备中心 工艺装备中心高级技师 生产线维修维护组组长
赵浙卫2003年进入上飞,先后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型架装配任务及C919大型客机项目五条自动化装配先进生产线的维护、保养、定检、返修等工作。他不仅能运用5种基本方法加工型架,而且能迅速检测并解决各项型架工装技术问题,同时在群策群力改善提案活动中,提出百余项提案并获得诸多专利,荣获全国技术能手、第四届中国商飞十大青年英才等荣誉。
陈夏萍:检验之手
上飞公司质量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高级技师 部装检验组检验工
陈夏萍1987年从上飞技校毕业后即从事麦道、“信五”水上飞机等型号装配工作,几乎经历ARJ21新支线飞机所有架次的装配、检验过程。陈夏萍30年的时间练就了一双“X光双眼”,她凭借肉眼即可判断钉头齐平度是否超差;摸索出“亲临现场、亲眼所见、亲自敲卡”的“三亲”工作法,指导现场实事求是对待质量检验,荣获第九届上海市技术能手等荣誉。
孙 波:计量之手
上飞公司理化计量中心 理化计量中心高级工程师 力学室室主任
孙波2006年进入上飞即在力学计量技术领域打拼,实现多项技术突破。其所主导的大量程张力表校准装置、推拉力计校准辅助工装和绝对压力试验箱3项国家专利,解决了飞机研制过程设备校准问题,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。组织编写6项企业标准,13篇力学标准工作法,10篇力学校准程序,极大提高了上飞公司在航空专用力学设备上的校准能力。
刘晓忱:铺贴之手
上飞公司复材胶接车间 复材胶接车间中级工 复合材料成型工
晓忱2012年入职上飞,从事复材铺贴工作,参与C919大型客机铁鸟平尾及本体件、机身后段制造。在复材机翼项目手铺件制造中,其经手的最大零件全尺寸盒段外翼下壁板工艺组件,全长14米,由10根长桁组成;最小零件材料复验平板220*200mm铺贴,均无质量问题发生,高效完成任何难度零件的铺贴及制袋。
潘伟林:喷漆之手
上飞公司热表处理车间 热表处理车间高级技师 喷漆一组组长
潘伟林自1985年从事喷漆工作以来,经他手喷漆过的飞机遍及麦道、波音、空客、ARJ21新支线飞机及C919大型客机。为了做好大飞机的“美容师”,他带领团队不断优化工艺,《减少空客面漆表面多余物的研究》《空客货舱门框螺钉补漆方法的研究》等论文有效解决了不少现场问题,被誉为喷漆“神枪手”,并荣获第八届上海市技术能手等荣誉。